后尿道瓣膜檢查
1、實驗室檢查:
一般都有氮質血癥和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慢性感染的病人可出現(xiàn)貧血及感染性尿。血清肌酐、尿毒氮及肌酐清除率是反映腎功能損害程度的最好指標。
2.產(chǎn)前超聲檢查
后尿道瓣膜癥在產(chǎn)前檢出的尿路畸形中占10%,被檢出率位于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先天性巨輸尿管癥之后,居第3位。超聲特點是:①多可見雙腎、輸尿管積水;②膀胱壁增厚,膀胱有尿潴存;③前列腺尿道擴張、延長;④母體羊水量少。由于常不典型,易與梅干腹綜合征及雙側中度膀胱輸尿管反流混淆,這些變化須于小兒出生后復查。
3.尿流率測定
對兒童排尿困難有篩選意義。
4.尿道造影
尿道造影對診斷有重要價值,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更有價值。最常見的第Ⅰ型,可見到瓣膜處有很薄的一層充盈缺損,缺損的近端后尿道擴張,膀胱頸部肌肉突入,似有狹窄,后尿道極度擴張時,與膀胱頸連在一起,形似葫蘆。梗阻遠端尿流極細,可見反流入生殖道,半數(shù)有膀胱輸尿管反流(單側或雙側)。第Ⅱ型及第Ⅲ型(精阜近端有隔膜者)后尿道并不擴張。精阜近端有隔膜的第Ⅲ型,當行逆行尿路造影時,造影劑于隔膜處受阻,造影劑停留在后尿道內(nèi),把隔膜鼓向膀胱呈球狀。逆行尿路造影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對比檢查,診斷價值更大。
5.尿道鏡檢查
可直接看到瓣膜,對診斷亦有價值,但文獻報道其檢出率并不比膀胱尿道造影高。
6.靜脈尿路造影 除雙側腎、輸尿管積水外,可見腎濃縮功能差。兩側積水的程度可不一致,亦可為單側。當腎功能喪失后,靜脈腎盂造影可不顯影。腎盂輸尿管正常者,并不能完全排除尿道瓣膜。
7.核素腎圖
可發(fā)現(xiàn)雙側或單側梗阻性表現(xiàn),對了解腎功能有價值。
8.腎核素掃描
可了解雙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