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壞死性筋膜炎鑒別診斷
1.急性蜂窩織炎
是皮下、筋膜下、肌間隙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其臨床特點為:
(1)致病菌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金黃葡萄球菌和厭氧菌。
(2)影像顯示皮下組織增厚,脂肪組織密度增高,伴條索狀不規(guī)則強化,伴或不伴皮下和淺筋膜積液,深部結構正常。
(3)壞死性筋膜炎MRIT2 加權像顯示深筋膜多數(shù)呈均質性界清圓頂狀高信號區(qū),而無并發(fā)癥的感染性蜂窩織炎較壞死性筋膜炎T2加權像高信號圓頂狀區(qū)域更小更薄,境界不清。
(4)大多數(shù)急性蜂窩織炎病例單純應用抗生素即可治愈,壞死性筋膜炎應用抗生素則療效不明顯,而多需手術處理,手術時見筋膜蒼白壞死呈陳舊棉絮狀、韌性差,但肌肉無壞死或受累不明顯,皮下組織廣泛損壞或出現(xiàn)坑道樣壞死,潛行皮緣。
由于急性蜂窩織炎的致病菌、病理和臨床特點酷似,尤其是厭氧菌(厭氧性鏈球菌、腸球菌、擬桿菌、非梭狀芽孢桿菌等)所致的急性蜂窩織炎,病變處蜂窩組織、筋膜和皮膚也可發(fā)生壞死,亦有擴散迅速、不易局限的特點,全身癥狀劇烈、膿液惡臭、查體亦有捻發(fā)音,與壞死性筋膜炎臨床表現(xiàn)極其相似。因此,多數(shù)情況下,臨床上依靠物理查體、影像學檢查實難鑒別。診斷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治療方案,雖然通過觀察應用抗生素治療的效果或許能得到一部分鑒別依據(jù),但其鑒別依據(jù)的意義和對于確定治療方案價值將大打折扣,因壞死性筋膜炎須早期外科手術治療。因此,對于懷疑為壞死性筋膜炎有難以排除急性蜂窩織炎診斷者,宜早期手術治療,并通過手術取組織活檢行快速冰凍切片檢查,以免延誤手術,造成不良后果。
2.氣性壞疽
是由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主要發(fā)生于肌肉組織廣泛損傷的病人,發(fā)生于腹壁切口者較少,表現(xiàn)為傷口周圍皮膚水腫、緊張、蒼白、迅速變?yōu)樽虾谏⒊霈F(xiàn)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廣泛性肌肉壞死為主;局部和全身癥狀均較壞死性筋膜炎嚴重,病情進展更為迅速;傷口分泌物涂片行革蘭染色檢查發(fā)現(xiàn)大量革蘭染色陽性粗大桿菌、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X線檢查傷口肌群間有氣體。
3.肌炎和非壞疽性肌壞死
多因肌肉間的軟組織感染引起,其特征是:顯著肌肉受累,疼痛、感覺過敏、全身中毒征象;血中存在肌酸酐磷酸激酶,血尿中存在肌球蛋白。CT顯示,肌炎受累肌肉增厚、伴或不伴非均質強化,肌壞死則表現(xiàn)為肌強化部分中見低密度區(qū)或肌斷裂。MRI的T2加權像顯示化膿性肌炎病變肌肉紡錘狀或圓形邊界清的高信號區(qū)。壞死性筋膜炎肌肉受累是繼發(fā)性的,由原發(fā)筋膜感染蔓延至鄰近肌肉所致,影像學改變在筋膜及軟組織改變之后。
4.其他疾病
如腹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