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原因
1.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久病臥床的首要病因(占50%以上)。①重癥腦卒中:患嚴重腦血管意外的老年人經(jīng)過急性期治療后,雖挽救了生命,卻遺留下神經(jīng)缺損癥狀,影響肢體活動功能,包括失認、失行,深部知覺障礙所致的共濟失調(diào),雙側癱瘓或重癥弛緩性癱瘓。這種情況往往無改善或幾乎無改善的希望,從而使病人長期臥床。②腦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腦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雖遺留輕癱,但在此基礎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進行了下肢截肢術,使病情加重而致長期臥床,這種情況稱復合性殘疾。
2.骨、關節(jié)疾病
以下疾病可引起久病臥床。①骨折:骨折也是老年人長期臥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在臥床老人中,由跌倒所致的股骨頸骨折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肋骨、脊椎與脛腓骨骨折,骨折后進行石膏固定、臥床休息很容易促使肌肉或骨萎縮,造成關節(jié)攣縮或強直狀態(tài),使病人臥床不起。②骨關節(jié)?。侯愶L濕關節(jié)炎、痛風性關節(jié)炎、糖尿病骨關節(jié)病等發(fā)展至晚期引起關節(jié)變形、強直,使病人活動受限進一步導致臥床不起。
3.高齡
長壽老人因多種疾病、殘疾和衰老的影響,近半數(shù)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壽命延長而病殘比例增加是久病臥床的常見原因之一。由于衰老的原因,高齡老人即使是感冒,也可引起臥床,并在短期內(nèi)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發(fā)展成臥床不起。
4.其他
其他疾病有:①老年性癡呆和重癥精神病:老年性癡呆和重癥精神病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無人照管,常常引起長期臥床。②進行性疾病:某些疾病早期經(jīng)治療、康復可能有效,但由于疾病呈進行性發(fā)展,病情逐漸加重,終于導致久病臥床,如脊髓側索硬化、小腦萎縮癥等。③跌倒后綜合征:因跌倒后活動減少導致關節(jié)強直和體力衰弱,進一步減少活動范圍,最終臥床不起。④誤用綜合征:由于治療或康復不當,如用藥或手術錯誤,不符合神經(jīng)生理學的偏癱康復訓練,按摩手法粗暴等,均可導致久病臥床。⑤晚期腫瘤和器官功能衰竭:由于晚期腫瘤所致的疼痛、功能障礙和全身衰竭以及慢性疾病所致的晚期器官功能衰竭使老年人臥床不起。
二、發(fā)病機制
老年人久病臥床病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