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色表檢查法 假同色表通常稱為色盲檢查表,國外有石原忍和Stilling假同色表,國內有俞自萍、賈永源色盲檢查圖。設計原理是由明暗度(色調的深淺程度)相同而顏色不同的圓點組成圖片,每一張圖片用一種顏色的圓點組成數字、字母、圖案或曲線,用另外幾種顏色的圓點組成圖底。正常人以顏色而不以亮度來辨認圖形,故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色覺異常者則以亮度而不以顏色進行辨認,從而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另一種圖片是由顏色相同而明暗度不同的圓點組成,正常人不能辨認,而色覺異常者能夠辨認。目前,此法仍作為一種篩選的手段,將正常人和色覺異常者相分開。
2 FM-100色彩試驗 Fornsworth-munsell-100色彩試驗儀由93個不同波長的色盤(波長為455~633nm),分裝在4個木盒里,每個盒的兩端各有一固定色盤,作為色彩匹配使用,其余色盤均可移動。
檢查方法是在固定照明下,囑被檢查者按色彩變化規(guī)律,順序排列色盤,每盒限定2min,將排好小盒背面的編號記載到記錄單上,并記分作圖。正常眼的圖形為接近內圈的圓環(huán)形圖;不正常者,在辨色困難部分,圖形向外移位呈齒輪狀。
FM-100色彩試驗可用作色覺異常和定量分析。
3 Farnsworth15色標試驗 檢查儀器為15個色標裝在一個匣子里,檢查方法基本同上,要求2min內將15個色標排列完畢。
結果判斷,如1~15號色標全部排列正確或其中相鄰兩個色標前后次序顛倒為通過;如排列次序混亂為失敗。將結果繪成圖表以判斷色覺有無異常。
本檢查方法較為簡單,精度較高,可測定色覺異常的類型和程度。
4 Nagel色覺鏡檢查法 色覺鏡是根據紅光與綠光適當混合成黃光的原理設計的一種光譜儀器。從目鏡中視圓形視野,其下半部為黃光,上半部為可調節(jié)的紅光與綠光的混合。
色覺喪失需要做如下鑒別:
色弱:對顏色辨認能力低,醫(yī)學上稱為色弱;
色盲:對顏色完全不能辨認,醫(yī)學上稱為色盲。
人的眼睛除了可以感受光線的強弱變化,而且還可以分辨不同的顏色,這種辨別顏色的能力也就是色覺,如果喪失這種能力則是常稱的色盲,這種能力比較弱則為色弱。
對于先天性色盲,至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后天性色盲和色弱,一般隨著原發(fā)病治愈,可以改善或治愈,如:白內障引起的辨色力減低,可以考慮做白內障摘除手術,視神經炎引起的色覺功能障礙,可以抗菌或抗病毒、消炎、神經營養(yǎng)治療。
對于先天性色盲,可做一些“補救”:比如:國外有報道配戴特殊有色隱形眼鏡,可以幫助部分患者分辨顏色。通過后天的學習,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色覺標準”,認清交通信號燈之位置規(guī)律,可以作為通過十字路時的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