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于心包腫瘤。表現(xiàn)為:①心包滲液,特別是血性滲液。②心影輪廓異常,局部有塊影突出。③無原因的心包填塞癥狀。④不可解釋的胸痛,頸靜脈怒張。可靠的診斷為抽出液體內找以腫瘤細胞。其次為心包穿刺后注入CO2氣體對比造影片可見心包內腫塊突入心包腔。X線檢查顯示心影擴大,心包有積液,心包上有塊影。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包積液或實質塊影。
也可見于心包炎炎癥反應。炎癥開始時,壁層和臟層心包出現(xiàn)纖維蛋白、白細胞和內皮細胞組成的滲出物。以后滲出物中的液體增加,則成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滲液,量可達2~3L,外觀呈草黃色,清晰,或由于含有較多的白細胞及內皮細胞而混濁;如含有較多的紅細胞即成漿液血性。滲液多在2~3周內吸收。結核性心包炎常產生大量的漿液纖維蛋白性或漿液血性滲出液,滲液存在時間可長達數(shù)月,偶呈局限性積聚?;撔孕陌椎臐B液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呈稠厚的膿液。膽固醇性心包炎滲液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呈金黃色。乳糜性心包炎的滲液則呈牛奶樣。結核性或新生物引起的出血性心包炎滲液中含有大量的紅細胞,應與創(chuàng)傷或使用抗凝劑所致含純血的血心包相鑒別。炎癥反應常累及心包下表層心肌,少數(shù)嚴重者可累及深部心肌,甚至擴散到縱隔、膈和胸膜。心包炎愈合后可殘存局部細小斑塊、普遍心包增厚,或遺留不同程度的粘連。粘連可以完全堵塞心包腔。如炎癥累及民包壁層的外表面,可產生心臟與鄰近組織(如胸膜、縱隔和膈)的粘連。急性纖維素性心包炎的炎癥滲出物??赏耆芙舛?,或較長期存在,亦可機化,為結締組織所代替形成疤痕,甚至引起心包鈣化,最終發(fā)展成縮窄性心包炎。
血性滲液的鑒別診斷:
1.原發(fā)性心包腫瘤 原發(fā)性心包惡性腫瘤罕見,以間皮瘤占優(yōu)勢,其次為良性局限性纖維間皮瘤,惡性纖維肉瘤,血管肉瘤,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良性和原發(fā)性惡性畸胎瘤,原發(fā)性心包腫瘤罕見,偶有與先天性疾病,如結節(jié)性硬化癥并存報道,分泌兒茶酚胺嗜鉻細胞瘤,也是罕見的原發(fā)性心包腫瘤,在一些艾滋病患者中,由于卡波濟肉瘤和心臟淋巴瘤,引起心包膜和心臟惡性腫瘤病例數(shù)增多,感染艾滋病病毒早期可出現(xiàn)心臟壓塞,必須與化膿性心包炎及心包惡性腫瘤鑒別,以排除這些疾病。
2.心包轉移腫瘤 癌腫轉移途徑有:①縱隔惡性腫瘤擴散和附著到心包,②腫瘤小結由血行或淋巴播散沉積于心包,③腫瘤彌漫性浸潤心包,④原發(fā)性心包腫瘤,心包膜局部浸潤,大多數(shù)病例心外膜和心肌不受累。
3.腫瘤性心包積液 腫瘤性心包炎滲液呈現(xiàn)漿液血性,發(fā)展迅速,可致急性或亞急性心臟壓塞,心包腫瘤如肉瘤,間皮瘤和黑色素瘤,能侵蝕心室腔和心包腔內血管,引起急性心包擴張和意外的致死性心臟壓塞,心包增厚和心包腔內滲液(滲出-縮窄性心包炎)或腫瘤生長把整個心臟包裹.形成縮窄性心包炎。
4.縱隔腫瘤并發(fā)心包積液 并非均為惡性,縱隔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常出現(xiàn)無癥狀心包滲液,這些暫時性心包滲液,推測可能是淋巴回流障礙的結果,縱隔胸腺瘤和原發(fā)性心臟腫瘤也可并發(fā)暫時性心包積液。
心包炎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為:治療原發(fā)病,改善癥狀,解除循環(huán)障礙。
一、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呼吸困難者取半臥位,吸氧,胸痛明顯者可給予鎮(zhèn)痛劑,必要時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加強支持療法。
二、病因治療 結核性心包炎給予抗癆治療,用藥方法及療程與結核性胸膜炎相同,也可加用強的松每日15-30mg,以促進滲液的吸收減少粘連。風濕性者應加強抗風濕治療。非特異性心包炎,一般對癥治療,癥狀較重者可考慮給予皮質激素治療,化膿性心包炎除選用敏感抗菌藥物治療外,在治療過程中應反復抽膿,或通過套管針向心包腔內安置細塑料導管引流,必要時還可向心包腔內注入抗菌藥物。如療效不佳,仍應盡早施行心包腔切開引流術,及時控制感染,防止發(fā)展為縮窄性心包炎。尿毒癥性心包炎則應加強透析療法或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癥,同時可服用消炎痛25-50mg,每日2-3次,放射損傷性心包炎可給予強的松10mg口服,每日3-4次,停藥前應逐漸減量,以防復發(fā)。
三、解除心包填塞 大量滲液或有心包填塞癥狀者,可施行心包穿刺術抽搐液減壓。穿刺前應先作超聲波檢查,了解進針途徑及刺入心包處的積液層厚度,穿刺部位有:①常于左第五肋間,心濁音界內側約1-2厘米處,(或在尖搏動以外1-2cm處進針)穿刺針應向內、向后推進,指向脊柱,病人取坐位;②或于胸骨劍突與左肋緣形成的角度處刺入,針尖向上、略向后,緊貼胸骨后推進,病人取半坐位;③對疑有右側或后側包裹性積液者,可考慮選用右第4肋間胸骨緣處垂直刺入或于右背部第7或8肋間肩胛中線處穿刺,為避免刺入心肌,穿刺時可將心電圖機的胸前導聯(lián)連接在穿刺針上。在心電圖示波器及心臟B超監(jiān)測下穿刺,如針尖觸及心室肌則ST段抬高但必須嚴密檢查絕緣是否可靠,以免病人觸電,另有使用“有孔超聲探頭”,穿刺針經由探頭孔刺入,在超聲波監(jiān)測下進行穿刺、可觀察穿刺針尖在積液腔中的位置以及移動情況,使用完全可靠。
心包腫瘤的治療
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晚期和心臟大血管粘連,使手術切除困難,或不能全部切除。惡性腫瘤廣泛不能切除,可采用:
①劍突下心包引流術。排除心包積液,緩解心臟受壓癥狀。
?、谛陌鼉鹊巫⑸湫粤姿徙t,減少心包滲液。1968年開始應用。方法是先經劍突下作心包穿刺,經穿刺針置入導管,排液后滴注32P。一般用量為5Mci溶于35ml等滲鹽水。滴注完畢后,撥除導管,即行掃描,以確定注入32P的分布情況。一般都極均勻,可使癥狀緩解。
?、鄯派浏煼?,需經組織學確定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放療后可暫時緩解癥狀。
?、芑瘜W療法有局部心包腔內注射噻替派和全身靜脈滴注環(huán)磷酰胺、自力霉素和長春新堿等,達到抑制惡性細胞生長。首先應爭取手術切除,以后加用其它綜合治療,可達到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