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冰冷要怎么調(diào)理 四肢冰涼的原因有哪些
位置:陽池穴為三焦經(jīng)原穴,位于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處。
艾灸方法:點燃艾條的一端,使其距離皮膚2-3厘米,周圍皮膚溫暖,不燒傷。每次艾灸時間為10-15分鐘。
功效:通過艾灸陽池穴,可以增強身體的活力,使活力的運行更加順暢,原諒不更有力,可以有效到達四肢末端,從而對手腳發(fā)揮很好的溫暖作用。
注:艾灸陽池穴的最佳時間是晚上21:00-23:00之間,也就是1911年。這時氣血剛好注入三焦經(jīng)。這時三焦經(jīng)氣血最旺,功效最強,調(diào)理效果最好。
腳是人體的根,也是經(jīng)絡的聚集地用姜水浸泡腳有冷濕、痛氣、血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冷凝氣滯引起的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規(guī)律的婦女,以及手腳冷、關節(jié)冷凍的人,效果非常明顯。
用姜水浸泡腳,每次在水中加入4-5片姜,加入溫水,將水溫調(diào)整到40度-45度之間。用深桶浸泡腳,最好不要把小腿放進去。
每次至少要泡15分鐘,至頭上微微出汗效果最佳。泡完腳后要注意腳部保暖。
鐵是制造血紅素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維生素E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當血紅素充足時,身體可以將含有新鮮氧氣的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順暢,周圍神經(jīng)可以有效地接受營養(yǎng),避免四肢冰冷。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肝臟,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小麥胚芽、豆類、菠菜、雞蛋和卷心菜富含維生素EE。
辣椒素、姜油酮、姜辣素存在于辣椒、姜等熱性蔬菜中,具有擴張外周毛細血管的作用。如果血管不緊繃,血液流動性好,身體會逐漸升溫。
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易于組織使用,進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清除堵塞血管的垃圾后,血液流動不會受到阻礙,血液循環(huán)會更好,四肢會變暖。
蛋黃、大豆、魚頭、鰻魚、動物肝臟、蘑菇、山藥、芝麻、黑木耳、玉米油、瓜子等。
足浴后,用手掌快速摩擦腳底,摩擦至熱位置,每天早晚摩擦100次,有助于補腎壯陽,加強肌肉和骨骼,經(jīng)常摩擦可改善四肢寒冷。
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部內(nèi)側。這個穴位附近有一條劇烈跳動的動脈-股動脈。先揉氣沖穴,再揉動脈。松動和交替按壓,直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
引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huán),尤其針對需要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而言,若能夠保證每日適量的運動可以是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正常,改善手腳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良引起的四肢冰冷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