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怎么治 輪狀病毒腸炎危險嗎?
相關企業(yè):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發(fā)生在6~24個月的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fā)于秋冬季,發(fā)病高峰在秋季,故名為嬰兒秋季 腹瀉 。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而C組輪狀病毒則可引起兒童及成人輕度腹瀉。
起病急,常伴有發(fā)熱(可持續(xù)2~3天)和「 感冒 」癥狀,病初1~2天常有嘔吐(可持續(xù)2~3天),隨后出現(xiàn)腹瀉,大便次數(shù)多、水分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呈無癥狀感染,嚴重者可出現(xiàn)重度脫水。成人輪狀病毒腸炎癥狀較輕,但在老年人可發(fā)生重型腹瀉。
臨床表現(xiàn)兩者類似,都可有發(fā)熱、嘔吐、腹瀉。但兩者還是有不同點:輪狀病毒腸炎以嬰幼兒多見,發(fā)病高峰在秋季,潛伏期約1~3天,呈散發(fā)或小流行,病程多在3天以上,后期以腹瀉為主。諾如病毒腸炎則以大齡兒童和成人多見,發(fā)病高峰在寒冷季節(jié)(11月~次年2月),潛伏期多為12~72小時,容易導致爆發(fā)流行,病程多在72小時之內,首發(fā)癥狀多為陣發(fā)性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嘔吐癥狀更為突出,而腹瀉癥狀較輕。
輪狀病毒感染可侵犯多個臟器,除累及胃腸道外,可導致包括神經、呼吸、心臟、肝膽、血液等多個系統(tǒng)的病變,如出現(xiàn)驚厥(多數(shù)為無熱驚厥)、心肌炎、呼吸道感染、肝膽損害等。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少數(shù)較長,危險系數(shù)低。輪狀病毒腸炎的并發(fā)癥主要有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部分患兒可發(fā)生腸套疊等,而脫水是導致重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兒童腹瀉時,無論伴或不伴嘔吐,如未攝入足夠水分,則可迅速出現(xiàn)脫水,若脫水未被及時糾正,則會產生嚴重后果。一般可根據(jù)前囟、眼窩的凹陷與否、皮膚彈性、循環(huán)情況和尿量等來綜合分析判斷。如在病程中發(fā)現(xiàn)有以下情況時,應注意可能存在脫水的高風險:(1)年齡<6個月的嬰兒;(2)在連續(xù)的24小時內腹瀉8次以上者;(3)在連續(xù)的24小時內腹瀉伴4次以上且伴明顯嘔吐者(不包括不費力的、少量嘔吐);(4)有短腸綜合征、代謝性疾病及生長發(fā)育遲滯等并存疾病者;(5)拒絕口服補液者。
腹瀉的評估重點在于對脫水嚴重程度的評估:(1)無或輕度脫水(相當于丟失10%體重的液體量):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顯著延長(>4秒),皮膚呈花斑狀,皮膚捏起后回縮非常緩慢(>2秒),呼吸加深、酸中毒樣呼吸,昏睡、意識消失,不能飲水,眼球凹陷,血壓降低。應注意的是,如患兒脫水癥狀和體征程度有交叉,則按最重的表現(xiàn)處理。
重型腹瀉時常會出現(xiàn)酸中毒,其發(fā)生原因有:(1)腹瀉時可丟失大量的堿性物質;(2)進食少,腸吸收不良,熱能不足,導致脂肪分解增加,產生大量酮體;(3)脫水時血容量減少,組織缺氧,無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積;(4)脫水后尿量減少,導致排酸功能降低。
可出現(xiàn)精神不振、唇紅、呼吸深大、呼出氣涼而有丙酮味,但小嬰兒癥狀可不典型。
腹瀉時應盡早驗大便常規(guī)及隱血,取新鮮糞便的黏液、膿血或絮狀物等看上去最不正常的部份,若外觀無異常則應從糞便表面、深處及糞端多處挑取,盛于無菌容器等中及時送檢(最遲一小時)。不應從尿壺、便盆中或從衛(wèi)生紙、衣褲、尿不濕等上刮取大便,不能用棉簽棉絮端挑取。但輪狀病毒腸炎大便曾稀水狀時,標本往往不便留取,但若只是為了做糞便輪狀病毒檢測,那么在發(fā)病1~3后即可進行化驗,如果排便時間不可預料時,可采用肛拭法或用開塞露催便,用保鮮膜等接取,如保存得當,時間可不必嚴格限制。如果早期輪狀病毒檢測陰性,必要時可予以復查。
輪狀病毒腸炎一般無需常規(guī)行大便培養(yǎng)或血生化檢查,包括血電解質、BUN/Cr或碳酸氫鹽檢查等。但當腹瀉患兒(伴或不伴嘔吐)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需采血行血生化檢查:(1)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損害的重度脫水;(2)可能存在高滲狀態(tài)的中度脫水;(3)診斷不明確的中度脫水或存在其他病理因素;(4)需靜脈補液時;(5)出現(xiàn)12小時或更長時間無尿時。
重點觀察精神狀態(tài)及有無脫水情況及其嚴重程度,這就需要家長注意其大便量、前囟、眼窩的凹陷與否、皮膚彈性、循環(huán)情況、尿量、唇黏膜、唾液分泌,如有發(fā)現(xiàn)有重度脫水表現(xiàn),需及時就診予以積極處理。加強個人衛(wèi)生,尤其是手衛(wèi)生,盡量避免兒童吃手,在飯前、便后、接觸玩具后進食時,均應先洗手。注意消化道隔離,合理處理患兒的理糞便、玩具等,避免重復或交叉感染及疾病傳播。
治療原則為:調整飲食,合理喂養(yǎng),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發(fā)癥。輪狀病毒腸炎的主要治療是補液以預防和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無特效治療方法。輕-中度脫水優(yōu)先選擇口服補液,重度脫水、嚴重嘔吐、伴電解質紊亂者予以靜脈補液。
如果嘔吐嚴重時,可暫禁食4~6小時(不禁水),必要時可給予靜脈補液及止吐治療。如果嘔吐頻繁或劇烈,需注意有無腸套疊、腸梗阻等可能,建議及時就診。
如無嘔吐,應繼續(xù)或盡快恢復原來已經熟悉的飲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喂食與患兒年齡相適應的易消化飲食,富含鉀的食物,例如香蕉、新鮮椰子汁等是有益的;避免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和高脂飲食。輪狀病毒腸炎可繼發(fā)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母乳喂養(yǎng)者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但若喂奶后迅速引起大量腹瀉,脫水體征再次出現(xiàn)或者惡化,應考慮使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喂養(yǎng),腹瀉好轉后轉為母乳喂養(yǎng);非母乳喂養(yǎng)者應重新予與年齡相適應的飲食(包括含乳糖的配方奶),對疑似乳糖不耐受者可暫時予以改喂豆奶、淀粉類食品,或低(或無)乳糖配方奶粉,腹瀉好轉后轉為原有喂養(yǎng)方式;考慮乳糖不耐受者,應使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喂養(yǎng)3~4周再過渡到普通配方奶。腹瀉停止后,逐漸恢復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并可每日加餐1次,至少持續(xù)2周。
輪狀病毒腸炎不應使用 止瀉藥 ,因為無證據(jù)表明 止瀉 藥能有效緩解腹瀉,甚至無明顯改善,反而具有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
輪狀病毒腹瀉時,糞便中雙歧桿菌、糞桿菌、乳桿菌及腸球菌數(shù)量明顯下降,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口服益生菌有助于恢復正常菌群的生態(tài)平衡,是治療輪狀病毒腹瀉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方法。
蒙脫石散 可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等,可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阻止輪狀病毒的攻擊,可作為輪狀病毒腸炎的一種輔助治療。
目前WHO建議所有急性腹瀉患兒(輪狀病毒腸炎也不例外)能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6個月齡者,每天補充含元素鋅20mg,<6個月齡者,每天補充元素鋅10mg,共10~14天。腹瀉時補鋅,是因為鋅在細胞生長和免疫功能方便起著核心作用,補鋅可以縮短腹瀉的病程、減輕腹瀉的嚴重程度和降低脫水的危險。連續(xù)補鋅l0~14天,可以完全補足腹瀉期間丟失的鋅,并且降低以后2~3個月內兒童再發(fā)腹瀉的危險。補鋅的益處遠遠不止是降低兒童腹瀉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夠降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同鋅制劑如硫酸鋅、醋酸鋅或葡萄糖酸鋅療效相同。
口服補液鹽(ORS)是WHO推薦用以治療急性腹瀉合并脫水的一種溶液,較水、稀釋的果汁、稀釋的軟飲料或稀釋的提神飲料更能有效糾正腹瀉導致的脫水。ORS一般適用于輕度或中度脫水無嚴重嘔吐者,而不適用于極度疲勞、昏迷或昏睡、腹脹者。目前ORS有多種配方,WHO2002年推薦的是低滲透壓配方的口服補液鹽散(Ⅲ)。如果沒有口服補液鹽散(Ⅲ)的地區(qū),口服補液鹽散(Ⅰ)或口服補液鹽散(Ⅱ)也可以用,只是需要適當稀釋(稀釋至原沖泡濃度的4/3~2倍)。
?不建議。因為自行配置食用鹽調的鹽水濃度難以控制,難以達到口服補液鹽的標準,非但不能有效防治脫水,還可能會適得其反。
如果一時無法獲得口服補液鹽或孩子拒絕口服補液鹽(ORS),可予母乳、常飲用液體(包括米湯、面等)、稀釋4倍的不加甜味料的果汁、稀釋10倍的提神飲料(非進餐時,饑餓則予平常的飲食),按照患兒意愿使用杯子、瓶子、匙、點滴器、注射器等;避免予軟飲料、運動飲料、碳酸飲料或未稀釋的果汁或提神飲料。但應注意的是,水、果汁、提神飲料和軟飲料等一般含鈉、鉀低而含糖量高,因此在補充脫水患兒丟失的水、電解質方面效果均不及ORS。
中度脫水的患兒在以下情況需要靜脈補液:(1)不耐受或拒絕口服或鼻飼補液;(2)非靜脈補液無效(如持續(xù)嘔吐或脫水加重)。所有重度脫水、持續(xù)頻繁嘔吐、伴電解質紊亂、進食困難的患兒均應送往醫(yī)院予以靜脈補液。
輪狀病毒腸炎不應該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只有考慮輪狀病毒腸炎合并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予以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輪狀病毒腸炎恢復順利的話病程在3~8天,有基礎疾病的者病程會延長,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發(fā)生慢性輪狀病毒腸炎,糞便長期排病毒。
輪狀病毒腸炎是傳染病,我國將其定為丙類傳染病。消化道傳播是主要途徑,接觸傳播也廣泛存在,也可通過呼吸道的形式傳播。
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帶病原體的糞便污染水、食物、玩具或手,經口感染),主要是防止「病從口入」。腹瀉發(fā)生的2~5天內,糞便排病毒最高,大部分患兒糞便排毒時間持續(xù)10天,極少數(shù)可長達近2月,慢性輪狀病毒腸炎,糞便長期排病毒。因此,隔離時間一般為10左右。
新生兒及小嬰兒受母傳抗體保護,故發(fā)病少,癥狀輕,常呈不顯性感染。感染輪狀病毒后,75%可免于再次發(fā)生輪狀病毒腹瀉,88%免于再次發(fā)生重癥輪狀病毒腹瀉。年齡至5歲的兒童幾乎均獲得對輪狀病毒的免疫力,5歲以上重癥輪狀病毒腸炎少見。
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腸炎尤其是重型腹瀉最主要的措施,WHO推薦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兒童擴大免疫接種計劃中。目前注冊使用的輪狀病毒疫苗都是口服減毒疫苗,接種后可顯著降低輪狀病毒腸炎的發(fā)病率,降低重癥腹瀉的發(fā)生率,但不能完全預防腹瀉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