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橈骨干骨折一般治療
手術治療:
1.手法整復夾板固定:復位時患者平臥,患肩外展90°,屈肘90°。一助手握住肘上部,另一助手握腕部,作對抗拔伸牽引。
橈骨上1/3骨折,骨折近端向橈側和旋后移位,而遠端向尺側和旋前移位,故牽引時應逐漸由中立位改成旋后位。矯正骨折重疊移位,因肌肉豐厚,骨間隙狹窄,可用推擠法進行整復。一手拇指將骨折遠端推向橈、背側,另一手拇指將近端推向尺、掌側,使斷端接觸,然后利用輕旋后搖晃,使骨折殘余移位得以矯正,并使骨折端緊密接觸。
橈骨中1/3及下1/3骨折,則將前臂置于中立位拔伸牽引,矯正骨折重疊移位,先進行夾擠分骨。然后在牽引分骨下,用托提的方法矯正尺側移位。同時作輕微的搖晃以矯正骨折的殘余移位,對有掌、背側移位的可直接用推擠的方法來矯正前后移位。
固定用四塊夾板,尺側不超腕關節(jié),作夾板固定,并放置分骨墊。上1/3骨折在橈惻放一小平墊。以防止向橈側移位。先放掌、背側板,再放尺、橈側板。下1/3橈側夾板下端超關節(jié),將腕固定尺偏位。對有背側、掌側移位的可用二點加壓法放置壓墊。夾板用四條布帶縛扎固定。屈肘90°,固定前臂于中立位,懸吊胸前4~6周。解除夾板。
2,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內固定:復位的方法同前,只是在復位完好后,在無菌操作下,從橈骨莖突處穿入一髓內針,并在透視下進行穿針,使骨折的遠、近端對位。使用三棱針為理想,可以防止旋轉。
3.切開復位內固定:對于手法復位不理想或者陳舊性骨折,均可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在臂叢麻醉下采用橈側切口,從前臂的伸肌和屈肌之間向橈骨解剖,達骨折處,上1/3注意勿損傷橈神經的深支,手術采用鋼板(三孔或四孔鋼板)內固定?;蛴萌忉槂裙潭āH忉槒臉锕乔o突處穿出。穿出時要腕掌屈,尺偏,以防穿入腕關節(jié)。復位后再順行打入。術后用石膏托固定于前臂中立位。4周解除石膏。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