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一般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1.非手術療法
(1)盆底肌訓練:
通過正確的方法收縮肛門括約肌、陰道括約肌以及尿道括約肌,加強盆底肌張力,減少尿道膀胱下移程度。方法:每半小時收縮肛門10~20次,每次持續(xù)3s以上。
(2)針刺或電刺激治療:
針刺關元、氣海、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每次選1~2個穴位,或通過肛門電極、陰道電極電刺激盆底肌肉以達到治療目的。
(3)藥物治療:
?、僖种票颇蚣∈湛s的藥物:
托特羅定2mg,2次/d;黃酮哌酯200mg,3次/d。
②增加尿道阻力的藥物:
麻黃堿(麻黃素)25~50mg,4次/d;普萘洛爾10~20mg,3次/d。
?、鄞萍に兀?/p>
適用于絕經(jīng)后或雌激素水平低下的病人。己烯雌酚1~2mg, 1次/d;尼爾雌醇6mg,1~2次/月。
(4)經(jīng)尿道黏膜下注射治療:
采用特氟隆Teflon膏、膠原、生物膠或自體脂肪組織等注入后尿道或膀胱頸的黏膜下和肌層中,使尿道腔變窄、拉長,而起到關閉尿道內(nèi)口的作用。該方法適用于由尿道內(nèi)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所造成的壓力性尿失禁。
2.手術療法
(1)陰道前壁修補術:
于尿道口下緣1 cm起至膀胱頸作一縱向切口。將陰道壁兩側分開,用圓針絲線將膀胱頸及尿道兩側的軟組織褥式折疊縫合,以加強膀胱尿道后壁。該術式適用于癥狀較輕且需同時做陰道前壁膨出修補或子宮切除的病人。
(2)恥骨后膀胱頸尿道懸吊術: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充分游離恥骨后膀胱、膀胱頸部及部分尿道。將尿道周圍組織與恥骨后筋膜或恥骨上韌帶縫合,使膀胱頸部及尿道提起而達到懸吊作用。近年來,國外多采用腹腔鏡技術進行該術式的操作,又稱為Burch陰道壁懸吊術。
(3)膀胱頸或尿道吊帶術:
經(jīng)腹陰道聯(lián)合切口,將1條自體生物筋膜(如腹直肌前腱、闊筋膜等)或人造材料[如TVT、普理靈網(wǎng)片(prolene mesh)等]繞過尿道或膀胱頸,并懸吊固定于下腹壁的肌肉和筋膜上,以壓迫尿道和膀胱頸,增強尿道閉合作用。此術式適用于各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是目前公認的遠期療效最佳的術式之一。
(4)內(nèi)腔鏡膀胱頸懸吊術(Stamey術
又稱長針膀胱頸懸吊術):于恥骨聯(lián)合上緣兩橫指、中線旁開3cm處作一個1cm小切口,用特制的長針經(jīng)此切口穿入,在陰道內(nèi)食指的引導下,從膀胱頸尿道結合部的陰道壁穿出,由針頭小孔引出一根2號尼龍線。再用同樣方法將長針平行于前述尼龍線穿入,引出尼龍線另一頭。對側同法操作。將兩側尼龍線提起,恢復膀胱尿道后角,于腹直肌鞘外打結。該術式切口淺,創(chuàng)傷小,且安全準確可靠,適合于大多數(shù)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適合于肥胖婦女和手術失敗者。但遠期療效不太理想。
?。ǘ╊A后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可以醫(yī)治好的疾病。手術被認為是壓力性尿失禁的標準治療方法。對經(jīng)嚴格選擇的病人進行成功的手術可達80%~90%的糾正率。若在用藥后有所改善的病人或標準手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時,進行手術的改良,會達到更高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