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對典型病例臨床診斷不難,可根據(jù)慢性進行性病變的發(fā)展,病變的部位,結節(jié)硬度和軟骨(色蒼白,晚期紫紅、一般無潰瘍及壞死而有瘢痕形成,無局部疼痛,三期病變可同時存在),以及地方性等特點進行診斷。活檢可以確診。細菌培養(yǎng):將萎縮期的鼻分泌物、硬結組織或瘢痕組織磨成混懸液可能找到硬結桿菌。血清補體結合試驗:硬結桿菌能使病人血清產(chǎn)生抗體,故本試驗有很大的診斷價值。
硬結病的病理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卡他期、硬結期和瘢痕期。在不同的階段出現(xiàn)不同的病理特征,但三者可同時存在或以過渡形式出現(xiàn)。
視病變侵犯部位而定。通常以鼻塞、鼻干和鼻衄為常見癥狀。病變侵及鼻咽、咽鼓管、口咽、喉、氣管支氣管等處,則可引起相應部位的機能障礙,如耳鳴、耳悶、重聽、咽部干燥不適及干咳、聲嘶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咽部檢查見在病變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的表現(xiàn)。
1、卡他期(也稱萎縮期或彌漫期) 鼻粘膜早期病變主要為干燥、出血及痂皮附著,繼而呈萎縮性改變,似萎縮性鼻炎,但無臭鼻癥的特殊臭氣。咽部粘膜干燥,變薄發(fā)亮,咽后壁上粘附著粘膿性分泌物或痂皮。
2、硬結期(也稱肉芽腫肉) 多在鼻前庭、中隔及下甲端以及上唇等處,出現(xiàn)結節(jié)狀腫塊樣物,其色稍淡,表面粘膜光滑,有小血管擴張,質(zhì)地較硬,咽部粘膜下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似針尖大、豆粒大或連成小片狀的結節(jié)樣突起。觸之硬,其表面可覆膿痂。
3、瘢痕期 增生的硬結纖維化形成瘢痕,出現(xiàn)各種畸形,如鼻前孔狹窄、閉鎖、咽、喉部瘢痕性狹窄或懸雍垂消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