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學檢查
(1)直接鏡檢:取痰液、膿液或活檢組織直接涂片,作革蘭染色或PAS染色,在多核細胞內或大單核細胞內或細胞周圍,可見有革蘭染色陽性、圓形或梭形,直徑2~5μm小孢子。偶見菌絲及星形體。
(2)細菌培養(yǎng):
?、倨咸烟堑鞍纂谁傊囵B(yǎng)基上,室溫下,即有菌體生長。6天后菌落0.5cm直徑大小,呈灰褐色膜狀菌落,微高于培養(yǎng)面。10后菌落達1.5~2.0cm直徑,表面分3帶,邊緣為膜狀白色暈;中帶為暗褐色;中央隆起,有皺褶,高低不平,間有少數(shù)成刺狀菌絲。2周的菌落呈黑褐色,邊緣有下沉現(xiàn)象。取材檢查時,菌落黏性很大,不易取出。鏡檢可見直徑2μm的細長分隔菌絲。分生孢子柄從菌絲兩側長出,與菌絲成直角,在頂端有3~5成群梨形小分生孢子(2~4)μm×(2~6)μm大小,排列成梅花樣。
?、陔装彼崞咸烟茄傊蚰X心浸液葡萄糖血瓊脂基上,37℃培養(yǎng),呈白色菌落,鏡檢為圓形或梭形孢子,有時出芽,革蘭染色陽性。
?、垭婄R檢查顯示圓形或卵圓形小孢子和細長分隔菌絲孢子,電子密度高,呈輻射形狀,中心暗,外套附于細胞壁外側。菌體細胞壁為中等電子密度,胞質呈微細顆粒狀,內有線粒體,內質網和空泡。出芽方式為內分芽型,雙相性移行時菌絲機械性斷裂為菌絲斷片,分生孢子形成上具有多形性。菌絲相中,可見假軸狀分生孢子柄,并形成多個頂生分生孢子。
2.免疫學檢查
(1)皮膚試驗:皮內注射0.1ml 1∶1000菌苗,24~48h出現(xiàn)結節(jié)為陽性。
(2)血清學檢查:血清沉淀素及凝集素陽性(滴度增高),補體結合試驗陽性。
X線檢查:病變類型不同,胸部X線表現(xiàn)不一:①支氣管肺炎型:斑片狀、結節(jié)狀陰影呈局灶性分布,亦可彌漫性浸潤。②慢性空洞型:原有炎癥性浸潤陰影中出現(xiàn)透光區(qū),即薄壁空洞形成。③淋巴結腫大型:主要為肺門和(或)縱隔陰影增大增濃,可單側,亦可雙側。當伴有支氣管阻塞性病變時,可出現(xiàn)局限性肺氣腫,或局限性肺不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