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肘子肉是山東最具特色的一道菜品,尤其在魯南地區(qū),每家每戶在過節(jié)的時候都會做炒肘子肉,選用最鮮嫩的豬肉進(jìn)行調(diào)味,炒肘子肉的做法與其他的菜品做法有一些不同。可以在制作之前將肘子肉用刀劃開,這樣會使味道更加香濃,在上面放一些蔥花或者香菜,可以調(diào)味,做法也比較簡單,想要學(xué)習(xí)的朋友參考下文。
做法
1.首先把肘子肉蒸熟,蒸15分左右,以筷子能插進(jìn)去為宜。
2.肘子肉切片,大蔥切段,大蒜切沫,全部留著備用。
3.鍋里放適量油,油鍋熱后放大蔥,大蒜爆香。
“紅燒肘子”是魯菜宴席中傳統(tǒng)的大件菜,我們這里婚宴的前道菜大多是加了海參的“海參肘子”。選用帶皮去骨的豬肘子為主料,經(jīng)過水煮,過油,蒸制而成,成品色澤紅潤明亮,造型優(yōu)美大方,質(zhì)地酥爛軟糯,口味香醇不膩,在山東舉辦的“首屆魯菜大獎賽”上曾被評為十大名菜之一。
肘子為豬腿,腿猶如把柄,故稱肘子。豬肘又可分為前肘和后肘。前肘也叫“前蹄膀”,在豬的前腿膝蓋上部與夾心肉的下方。“后肘”也稱“后蹄膀”,位于豬后腿膝蓋部上面和坐臀肉、抹襠肉、黃瓜肉的下方,肘端接扇面骨。肉皮厚、肉瘦而膠質(zhì)多,紅燒肘子選用前后肘均可,以后肘較好。我這次做的“紅燒肘子”,是用整個蹄膀不去骨。成菜如丘,色澤棗紅,造型豐滿,肉爛膠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醇味美,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做法一
食材準(zhǔn)備
肘子肉500克,醬油15克,精鹽10克大料1顆,大蔥白2段,鮮姜2片,50克,蜂蜜、木耳、玉蘭片、味精、濕團(tuán)粉各少許,二道清湯適量,香菜。
制作步驟
l.將肘子煮至八成熟撈出,皮面抹上一層蜂蜜,放到寬油鍋里,炸至
皮上有小泡呈深紅色時,即可撈出。
2.將整塊肘子按蒸碗的大小,削成圓形。用刀在肘子的瘦肉方位,切成深而不透的象眼塊,皮向下放在蒸碗里,放上蔥段、姜片、大料。取二道清湯(豬骨湯)一碗,對入醬油、精鹽、料酒,找好口味,澆入肘子碗內(nèi)。放在蒸籠里,用旺火蒸2個半小時即好。出籠后揀去蔥段、姜片、大料,扣在湯盤內(nèi)。
3.湯鍋置旺火上,舀入二道清湯兩勺,潷入蒸肘子的原湯,投入玉蘭片、木耳片、精鹽、味精。好口味,勾流水芡少許,沸后澆到肘子上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