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降糖藥排名 糖尿病用藥有哪些藥
尿病仍有一定的歷史。目前,市場上有許多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應(yīng)充分了解這些藥物的成分、適應(yīng)癥、副作用等注意事項,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相應(yīng)的藥物。那么,糖尿病的常用藥物是什么呢?看下面的介紹。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西藥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學(xué)藥、胰島素兩大類。
一、口服降糖化學(xué)品
1、磺酰脲類
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島素分泌ATp使用依賴性鉀通道K+外流,β細胞去極化,Ca2+內(nèi)流,誘發(fā)胰島素分泌。此外,它還可以加強胰島素與受體的結(jié)合,緩解受體后的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常用藥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1)格列吡嗪(美吡達、瑞羅寧、迪沙、依吡達):第二代磺酰脲起效快,持續(xù)6-8小時,對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別有效;低血糖反應(yīng)比格列本脲少,因為代謝物不活躍,排泄快;持續(xù)24小時。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成人糖尿病。
(2)格列齊特(達美康、富來迪):第二代磺酰脲類藥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強10倍以上;此外,還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預(yù)防微血栓形成,從而預(yù)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適用于肥胖或血管疾病的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腎功能障礙患者應(yīng)謹慎使用。
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3)格列本脲(優(yōu)降糖):第二代磺酰脲類藥物在所有磺酰脲類藥物中具有最強的降糖作用,是甲笨磺丁脲類藥物的200-500倍,可持續(xù)24小時。用于輕度和中度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易發(fā)生低血糖反應(yīng),老年人和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強20倍,比格列本脲更容易吸收,低血糖少;可持續(xù)24小時。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5)格列美脲(亞莫利):第三代新口服磺酰脲類藥物與其他磺酰脲類藥物有相同的作用機制,但可以通過與胰島素?zé)o關(guān)的方式增加心臟葡萄糖的攝入量,比其他口服降糖藥物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更小;半衰期長達9小時,每天只需口服一次。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2、雙胍類
這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β細胞對正常人幾乎沒有影響,但對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不影響胰島素分泌,促進外周組織葡萄糖攝入,抑制葡萄糖異生,減少肝糖原輸出,延緩腸道葡萄糖吸收,從而降低血糖。常用藥物有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格華止、美迪康):降血糖作用弱于愚蠢的乙雙胍,但毒性小,對正常人無降血糖作用;與磺酰脲相比,本產(chǎn)品不刺激胰島素分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產(chǎn)品具有增加胰島素受體、減少胰島素抵抗、改善脂肪代謝和纖維蛋白溶解、減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利于緩解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肥胖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首選藥。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減少胰島素消耗,也可用于治療胰島素抵抗綜合征。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減少胰島素消耗,也可用于治療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由于胃腸道反應(yīng)較大,應(yīng)在飯后和飯后服用。禁止腎功能損害患者。
3、α糖苷酶抑制劑
競爭性抑制麥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蔗糖酶,阻斷1、4-糖苷鍵水解,延緩淀粉、蔗糖和麥芽糖在小腸中分解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藥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阿卡波糖(拜唐平):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或影響體重;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一起使用。用于各種糖尿病,改善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對其他口服降糖藥效不明顯的患者。
(2)伏格列波糖(倍欣)α對小腸粘膜的糖苷酶抑制劑α-葡萄苷酶(麥芽糖酶、異麥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強于阿卡波糖,對胰腺有影響α-淀粉酶抑制作用弱。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一起使用。
4.胰島素增敏劑
通過提高靶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島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謝及脂質(zhì)代謝,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單獨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與其它類口服降糖藥合用,產(chǎn)生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常用藥物有:羅格列酮,瑞格列奈。
羅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島素增敏劑對胰島素缺乏1型糖尿病分泌量少的2型糖尿病無效。老年患者和腎功能障礙患者不需要調(diào)整劑量。
5.非磺酰脲促胰島素分泌劑
這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非磺酰脲類抗糖尿病藥物,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其作用機制與磺酰脲類藥物相似,但與磺酰脲受體結(jié)合分離較快,可改善胰島素早期分泌,減少胰島β細胞負擔(dān)。常用藥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諾和龍):該藥物不會引起嚴重的低血糖和肝損傷。肝腎損傷中度的患者對該藥物也有良好的耐受性,藥物相互作用較少。
二、胰島素
一、普通胰島素
動物胰腺提取的胰島素可引起過敏反應(yīng)、脂質(zhì)營養(yǎng)不良和胰島素耐藥性,不宜長期使用。
2.基因工程胰島素
基因工程胰島素由非致病大腸桿菌和人體胰島素基因轉(zhuǎn)化而成,其結(jié)構(gòu)、化學(xué)和生物特征與人體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完全相同。與動物胰島素相比,不易引起過敏反應(yīng)和營養(yǎng)不良。
3.低精度鋅人胰島素(諾和靈)N、優(yōu)泌林N)
通過基因重組技術(shù),低精度蛋白鋅胰島素利用酵母產(chǎn)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作為中效胰島素制劑。用于中輕度糖尿病,治療重度糖尿病的患者可與正規(guī)胰島素結(jié)合使用,使效果快,維持時間長。
4.中性可溶性胰島素(諾和靈)R、優(yōu)泌林R)
中性可溶性胰島素,又稱中性短效胰島素,結(jié)構(gòu)與天然胰島素相同,可減少過敏反應(yīng),避免脂肪萎縮和抗胰島素作用。血液中的胰島素t胰島素制劑的時鐘,因此胰島素制劑的時間曲線完全取決于其吸收特性。
5.雙時相低精子鋅人胰島素(預(yù)混人胰島素,諾和靈30R、諾和靈50R、優(yōu)泌林30R)
以諾和靈30R以30%可溶性胰島素和70%低精蛋白鋅胰島素為例??捎糜诟鞣N糖尿病患者。
6.門冬胰島素(諾和銳)
門冬胰島素是一種快速胰島素類似物,與人類胰島素相比,其氨基酸發(fā)生了變化,阻斷了胰島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六聚體和二聚體能迅速解離為單體,有效吸收,快速發(fā)揮降糖作用,不需要長期注射,提高了治療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