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漱液的正確使用方法 如何正確使用滴液劑
滴液劑是治療面部特征疾病的常用劑型。常用的滴液劑有三種:滴眼劑、滴鼻劑和滴耳劑。滴液劑種類繁多,可分為抗生素、皮質(zhì)類固醇和其他滴液劑。如果能正確使用,它將在面部特征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將其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滴眼劑 仰臥位后仰坐,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開上下眼瞼。患者的眼睛稍微向上轉(zhuǎn)動。另一只手拿著滴藥瓶,每次1-2滴滴眼藥水,然后輕輕抬起上眼瞼,閉上眼睛3-5分鐘,每天3-4次。滴藥前應(yīng)擠1-2滴藥水,防止滴瓶口污染。滴藥時,瓶口不要碰任何部位。如果眼睛需要滴藥,先滴眼睛,再滴眼睛。滴藥前,如眼內(nèi)分泌物較多,應(yīng)先用清洗生理鹽水沖洗結(jié)膜囊。不要在高溫、強(qiáng)光后使用眼滴。
滴鼻劑 將枕頭放在頭頸下,仰頭,使頭部與身體垂直。滴藥30秒后,頭向左向右移動30秒,然后平躺30秒,頭向左向右移動30秒,然后平躺30秒,最后坐起來或站起來頭下垂。這樣,滴鼻藥可以分布整個鼻粘膜。滴藥前,應(yīng)吹出鼻腔內(nèi)分泌物,使藥液直接與鼻粘膜充分接觸。如使用血管收縮劑的滴劑,滴藥次數(shù)不宜過勤,一般每日3—4次為宜,否則會導(dǎo)致鼻黏膜水腫。長期使用會引起藥物性鼻炎。
滴耳劑 滴耳劑分別是耳滴劑和中耳滴劑。方法:患者取坐位,頭部偏向一側(cè),患耳向上,向患者滴2-3滴藥水,保持頭部3-5分鐘,每天滴4-6次。使用中耳滴劑后,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或拉耳廓幾次,使藥液完全進(jìn)入中耳。滴藥前,如果耳道分泌物較多,應(yīng)用3%的過氧化氫清洗中耳和外耳道分泌物,然后用棉簽消毒擦干耳道。還要注意不要用手或其它不潔物挖耳或用力吹鼻。在治療過程中,應(yīng)禁止吸煙和飲酒,避免疲勞,加強(qiáng)營養(yǎng),不要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滴耳劑。長期使用會引起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