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喝什么湯 治療風寒感冒服用三湯
三湯治風寒感冒
風寒初期,主要癥狀為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緊繃,身體發(fā)燒但無汗,伴有鼻塞、流鼻涕。患者有意識地口渴,痰薄白,鏡子也可以觀察到舌苔薄白。飲食治療應(yīng)以辛溫解表為主。
第一湯:"五神飲"(借鑒本草匯言)
荊芥、蘇葉、生姜各10克切成粗粉,用6克茶開水沖泡。一段時間后,與30克紅糖攪拌,煮沸后趁熱服用,服用后蓋被子。如果出汗不暢,一小時后可以再服用一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怕冷和身痛。表面寒冷、身體疼痛嚴重的,可適當搭配麻黃6克、桂枝9克,以增強辛溫散寒的力量。
第二湯:"雙白玉粥"(從《顏氏方借鑒)
粳米50克,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半片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菜幫)、20克大蔥和10克生姜,煮至大蔥變軟。粥液粘稠時,從鍋里加入少許鹽。
這種粥能促進出汗,驅(qū)散寒氣,調(diào)和胃氣,使出汗不傷正氣,特別適合老年人服用。
第三湯:豆腐火腿芥菜湯
豆腐切成100克或厚片,用50克火腿絲炒少量花生油,加入100克湯和10克姜煮沸,放入30克芥末、胡椒粉和香菜,用鹽調(diào)味,趁熱服用。
除了怕冷和身體疼痛外,感冒往往伴有食欲不振和胃寒。在前兩湯的基礎(chǔ)上,這湯用芥末、香菜、姜和胡椒散寒,用豆腐和火腿中和胃,增進食欲,進一步加速人體的自我恢復(f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