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便秘的中成藥有哪些 中藥足療改善小兒便秘
以中藥大黃為主要原料,與其他中藥配伍,采用中藥外治療可有效改善兒童便秘,效果穩(wěn)定,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中國中醫(yī)藥科學院望京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澤民表示,兒童便秘的治療可以按摩足底涌泉穴,臨床上使用較少,但患者可以嘗試。
兒童便秘是指兒童大便干燥、堅硬、數量少或排便困難,主要是由于食物攝入和水量不足、喂養(yǎng)不當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等因素造成的。王主任說,中醫(yī)認為,干熱內結、胃熱、熱傷陰、腸津枯、乳食積滯、中焦積累、氣血不足、腸損失等,可引起便秘,當內熱、腸排便治療。
王主任指出,足療可以增強腹肌運動和腸蠕動的功能,增強排便意義,有利于排便。因此,涌泉穴經常按摩治療兒童便秘。涌泉穴使用大黃等藥物也是一種外部治療方法?;颊呖梢試L試,但如有不適,應及時停止。
鏈接:
方15~10克,研究為細末,醋調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腳涌泉穴,10~15小時后取下,一般用藥一次即效。能清熱消積,導滯通便。
方二、焦山楂等量。選擇兩種藥物,研究成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10克藥末,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整成稀糊狀,外敷在兒童雙腳涌泉穴和肚臍孔,敷料包扎,膠帶固定,每天更換1次,連續(xù)3~5天。能清熱導滯,消積化食物。
方三、雞內金等量,選擇凈研究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10克藥末,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整稀糊狀,外敷在雙腳涌泉穴和肚臍孔處,包扎固定,每天更換1次,連續(xù)3~5天。能清熱導滯,消積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