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藥就吐怎么辦 給寶寶喂藥的正確方法
寶寶吐藥后可以補藥。盡量讓寶寶保持安靜,待寶寶不哭后再根據(jù)情況補藥。
一般來說,不要擔心再喂一次會導致藥物過量,因為嘔吐通常發(fā)生在嬰兒服藥后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然后藥物沒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此外,常用藥物有很大的安全用藥范圍。常用劑量一般為中等劑量,分次食用,因此再喂食也安全。
給寶寶喂藥時,父母千萬不要捏著寶寶的鼻子強行灌藥。一方面容易引起寶寶嘔吐,剛吃的藥又會吐出來,沒有效果。另外,捏著寶寶的鼻子,很容易把藥和水嗆到寶寶的氣管里,造成氣管堵塞、呼吸困難、咳嗽、嘔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
給寶寶喂藥可以選擇滴管或注射器,因為使用滴管時,藥物不會通過舌頭,寶寶更容易接受,也很難吐出藥物。父母用滴管吸入藥物后,將少量藥物放在嬰兒的臉頰粘膜和牙齦之間,然后在嬰兒吞咽后繼續(xù)喂食。
寶寶吃藥后,然后把寶寶豎起來;拍拍他的背,幫他順下藥,喂一些溫水或一點糖,這樣可以快速去除口腔中殘留的藥味,避免嘔吐。
如果嬰兒不合作,成年人抱著孩子,可以半坐,孩子的腿夾在成年人的腿之間,固定孩子的手臂和頭部;另一位家長用勺子或舌板輕輕按壓孩子舌頭的中間,用勺子滴入孩子的臉頰粘膜和牙齦交界處,讓藥物慢慢流入。不要先取出舌板,等藥液吞下后再取出,防止孩子吐出藥液,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捏臉頰吞咽;喂完后喂幾口水。
給寶寶吃藥會有點抗拒。平躺著吃藥容易嗆到。最好把孩子抱在懷里或者半躺著,上半身稍微高一點,適當固定手腳,然后靠近嘴角喂藥。如果孩子不想咽藥,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臉頰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