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散及雙歧桿菌的區(qū)別 開學了學生請首先做好 “四戴”
相關企業(yè):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轉眼就到9月,愉快的暑假將結束,“神獸”們即將開學。有些孩子從假期回歸校園,作息時間、心理準備不知如何調整;在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常態(tài)下,如何做到防控不放松?同時,面對秋季多發(fā)的傳染病,如何做好預防和保?。考议L、老師怎樣幫助孩子完成重要的“健康作業(yè)”?不妨聽聽長沙市第一醫(y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yī)師譚鑫的建議。
出現發(fā)熱等癥狀要立即告訴老師
開學后,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環(huán)境改變,常需聚集在課堂、食堂、宿舍和操場等,疫情防控常態(tài)下,如何教育學生做好自我保健及防護呢?
“首先學會正確戴脫口罩,做好‘四戴’很重要。”譚鑫說,所謂“四戴”,即人員多的場所戴口罩;在學校與同學一起玩耍,近距離面對面說話時戴口罩;乘坐的士、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口罩;搭乘電梯時戴口罩。
同學們在教室內,要盡量拉開間距、不串座;在餐廳內,錯峰就餐、間隔取餐、分開用餐;師生間、同學間交談保持適當距離。注重 咳嗽 及打噴嚏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蓋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后投入有蓋垃圾桶。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按照“內外夾弓大立腕”七字口訣洗手揉搓步驟,在餐前、便后、放學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后洗手,用流動水、肥皂(洗手液)洗手,時間不少于20秒。
寄宿的同學,在宿舍區(qū)內不要串寢、聚集和扎堆。宿舍每天持續(xù)開窗通風,同時做好寢室衛(wèi)生,不共用、混用臉盆毛巾、漱口杯、牙刷等物品。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保證魚蝦、豆制品、雞蛋、肉等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多吃水果和蔬菜,適當搭配粗糧,少吃或不吃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堅持鍛煉,提高免疫力。同學們可根據興趣,選擇低強度且能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鍛煉身體,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抗病毒。
“一旦發(fā)現自己或同學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應如實上報健康信息,不要對學校及家長有隱瞞?!弊T鑫提醒,如果自身或同學出現發(fā)熱、干咳、氣促、 腹瀉 、皮疹等癥狀時,要立即告訴家長或老師,及時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做到早發(fā)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入校后,作息時間及心理準備如何“到位”
往年,很多孩子在假期作息沒有規(guī)律,不按時睡覺、不按時起床,三餐紊亂。一旦開學,他們很不適應,表現出極大的抗拒?!耙虼碎_學后,學生需要一段時間過渡,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才能恢復正常。”譚鑫表示。
首先應恢復健康的飲食習慣,規(guī)律飲食才能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這是正常學習的基礎;其次應恢復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家長可與孩子一起制訂一個與學校學習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等習慣,盡快適應校園節(jié)奏。
寄宿制的孩子,家長不在身邊,不方便管理,需要老師督促。比如,明確作息時間表;做好睡眠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健康調適,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輔導;老師早晚定時督促,定時熄燈、斷網、安靜入睡等。
“一些好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孩子更快適應校園生活?!弊T鑫說,首先應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往年,有些孩子一開學,會對學校、老師產生恐懼,這時家長要與孩子進行溝通,盡量與孩子討論校園生活,尤其是能激起孩子積極情緒的事情,激發(fā)孩子對學校生活的興趣,讓孩子保持良好心態(tài)。
其次,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不能收攏心思學習,除了對學校的抵觸,還有部分原因與家庭有關,如家庭關系不和、父母常吵鬧等,不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導致孩子時刻擔心家里的狀況,而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好好學習的安全基地。
此外,提供溫暖的家庭港灣。如今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大,除正常課程外,還有課外補習班、興趣班。這時,父母要多擁抱孩子,鼓勵孩子,并與孩子共同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讓孩子身心充滿正能量。
秋季傳染病多發(fā),注意重癥早期識別信號
“流行性 感冒 、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等,是秋季開學后最常見的傳染病。”譚鑫提醒,面對秋季流感高發(fā),家長及老師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發(fā)病癥狀,及時就診。當然,做好預防重于治療。常見傳染病包括:
輪狀病毒腸炎:通過消化道傳播,也可能通過水源污染或呼吸道傳播,兒童普遍易感。起病急,病初有流涕、發(fā)熱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先吐后瀉,腹瀉每日十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蛋花湯樣,常伴輕或中度脫水及代謝性中毒。輕癥可以口服補液鹽、 蒙脫石散 及雙歧桿菌,脫水或嘔吐明顯者需靜脈補液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普遍易感,主要發(fā)生人群為兒童和青少年。一側或兩側腮腺腫脹、疼痛,伴發(fā)熱和輕度不適,可引起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發(fā)癥,一般預后良好,腮腺腫脹完全消失后可解除隔離期。一般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有發(fā)熱予以退熱治療,合并嚴重并發(fā)癥時需使用激素治療。
手足口?。和ㄟ^糞-口傳播,還可通過直接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及皰疹而感染,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更常見,可多次發(fā)病。首先會出現發(fā)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口腔黏膜出現皰疹,疼痛明顯。一般能痊愈,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出現腦炎、肺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
譚鑫強調,要注意重癥早期的識別信號,比如持續(xù)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心率快,出冷汗、四肢涼,高血壓、血象高、高血糖等。
預防接種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防病措施,大部分傳染病如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均可通過接種相應的疫苗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