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給孩子吃益生菌等于白吃 8大兒童用藥混搭誤區(qū)
相關(guān)企業(yè):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能用一種藥物解決問題,就不要兩種藥物聯(lián)用。
因為一些藥物成分,是不適合「混搭」在一起的。
今天就請專業(yè)藥師劉子琦老師,來跟我們具體說一說:哪些藥物不適合「搭著吃」。
感冒 藥+ 退燒 藥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感冒了要吃感冒藥,如果緊接著又發(fā)燒了,當然要再吃退燒藥才行。
其實,大多數(shù)感冒藥里都含有退燒作用的藥物成分,如果同時再給孩子服用其他的退熱藥,容易造成劑量超量,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等。
比如吃了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再吃泰諾林,就等于吃了兩次退熱藥,可能會造成肝損傷的風險。
但是對乙酰氨基酚這個藥本身,在常規(guī)劑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也是世界公認的首選兒童退熱藥物,正常服用不需要擔心。
感冒藥+感冒藥
所謂感冒藥,是由幾種不同作用的藥物成分,搭配成的復方制劑,感冒藥a和感冒藥b同時使用,就可能出現(xiàn)一些成分是重復使用的情況。
比如很多家長熟悉的「小X克」和「小X花」,都是小兒氨酚黃那敏,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黃。
同時服用非但不會促進疾病恢復,還會增加中毒的風險,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是絕對不推薦搭著吃的。
這里還是要跟大家老生常談一下,兒童復方感冒藥不適合4歲以下兒童使用。
對孩子來說,使用這類藥物的風險遠大于收益,而且這種藥物只是緩解癥狀,對疾病恢復不會起到很大幫助,還會承擔不良反應,得不償失。
對于4~6歲的孩子,可以根據(jù)感冒癥狀的嚴重程度,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6歲以上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
感冒藥并沒有所謂1+1>2的功效,但卻有著1+1>2的用藥風險,因此一旦決定使用,要萬分注意,一次病程只可以服用最多一種感冒藥。
抗過敏藥+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
氯雷他定(開瑞坦)是常用的口服抗過敏藥,因為是二代抗組胺藥物,不是激素,很多有過敏性疾病的寶寶也可以放心使用,所以在家庭中很常見。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氯雷他定的同時,也服用了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就會提高抗過敏藥在血液中的濃度,導致藥物過量,增加不良風險。
如果真的需要同時服用這兩類藥物來解決問題,可以考慮更換抗過敏藥的品種,比如把氯雷他定換成西替利嗪(仙特明)。
益生菌+抗生素
益生菌,顧名思義,大多歸屬于細菌的范疇。
而我們俗稱的抗生素則大多是抗細菌藥物,主要的工作就是殺死細菌。
如果益生菌和抗生素一起吃,抗生素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把益生菌殺死,那益生菌就白吃了。
所以原則上建議,抗生素和益生菌的服用時間至少間隔兩個小時以上。
不過也有個別益生菌例外,比如在服用了抗生素之后發(fā)生 腹瀉 時,醫(yī)生會推薦的布拉氏酵母菌。
這種益生菌屬于真菌,除非抗真菌的藥物,普通的藥物,如頭孢類的對它沒有殺滅作用,可以正常服用。
鐵劑/鋅劑+牛奶等奶制品
含鈣高的食物或者藥物,會減少鐵、鋅在身體里的吸收。
而母乳、牛奶、酸奶、奶酪等,都屬于含鈣高的食物,通常不建議和鐵劑、鋅劑同時服用。
我們建議兒童長期日均飲奶量最好不超過720ml,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飲奶量過高也會造成鈣含量高,妨礙食物中鐵的吸收,長久下去容易造成缺鐵性疾病,比如缺鐵性貧血。
蒙脫石散 +其他藥物
說起蒙脫石散,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和固定消化道內(nèi)的病原體,然后一起排出體外。
蒙脫石散的「吸星大法」注定了這個藥物無法與其他藥物和平共處,因為和它一起吃進去的藥物,很容易被它敵友不分的統(tǒng)統(tǒng)吸附在表面。
而蒙脫石散又是個壓根兒不怎么被吸收的藥物,通常都是以原形的形式排出體外。
這樣一來,被吸附的那些藥物根本沒機會發(fā)揮功效,就會被排出體外,等于白吃了。
比如細菌性腸炎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服用抗生素,為了穩(wěn)妥起見,最好和蒙脫石散間隔兩個小時以上再服用。
暈車藥+感冒藥
常用的暈車藥比如茶苯海明,是利用苯海拉明和氨茶堿產(chǎn)生具有抗組胺作用的復合物。
這種復合物會有鎮(zhèn)靜的作用,也是讓暈車藥能夠起效果的主要成分。
而常用的感冒藥也會有抗組胺成分,比如馬來酸氯苯那敏,同樣也有嗜睡作用。
兩種嗜睡的成分重復使用會產(chǎn)生疊加效果,容易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止咳藥+化痰藥
化痰藥不會讓痰液憑空消失,而是把痰液變得更稀釋,更容易被排出而已。
稀釋過的痰液體積會增大,如果不及時排出,特別容易堵塞呼吸道,所以我們要利用 咳嗽 的方式把痰排出去。
而止咳藥偏偏妨礙了排痰,不建議同時服用,也不建議間隔時間服用。
事實上,我們不推薦2歲以下兒童使用止咳藥,很少推薦1歲以下兒童使用化痰藥,也正是考慮到這個因素:
越小的孩子呼吸道堵塞的風險越高,排痰能力越差,越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