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yǎng)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

非處方藥 醫(yī)保

通用名稱:藿香正氣水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0020252

生產企業(yè): 重慶三峽云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凡證見西醫(yī)之胃腸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腸炎,腸傷寒、斑疹傷寒,急性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中暑。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
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
主要成分

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輔料為干姜汁、藥用乙醇。

每100ml杜密克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

生產企業(yè)

重慶三峽云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Abbott Biologicals B.V.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Z50020252

注冊證號H20171057

說明
作用與功效

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凡證見西醫(yī)之胃腸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腸炎,腸傷寒、斑疹傷寒,急性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中暑。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節(ji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肝性腦病(PSE):用于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tài)。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半支—1支,一日2次,用時搖勻。

每日劑量可根據(jù)個人需要進行調節(jié),下述劑量供參考:便秘或臨床需要保持軟便的情況:成人:起始劑量每日30毫升,維持劑量:每日10-25毫升;年齡1-6歲兒童:起始劑量每日5-10毫升,維持劑量:每日5-10毫升;年齡7-14歲兒童:起始劑量每日15毫升,維持劑量:每日10-15毫升;嬰兒起始劑量每日5毫升,維持劑量:每日-5毫升。治療幾天后,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酌減劑量。本品宜在早餐時一次服用。根據(jù)乳果糖的作用機制,一至兩天可取得臨床效果。如兩天后仍未有明顯效果,可考慮加量。肝昏迷及昏迷前期起始劑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維持劑量:應調至每曰最多2-3次軟便,大便pH值5.0-5.5。

副作用

尚不明確

治療起始幾天可能會有腹脹,通常繼續(xù)治療即可消失,當劑量高于推薦治療劑量時,可能會出現(xiàn)腹痛和腹瀉,此時應減少使用劑量。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通常僅見于肝性腦病的治療),患者可能會因腹瀉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

禁忌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據(jù)現(xiàn)有資料,推薦劑量的本品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兒童用藥:請參見【用法用量】。老年用藥:尚無針對性資料,市場應用未顯示任何有關老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問題。

成分

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凡證見西醫(yī)之胃腸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腸炎,腸傷寒、斑疹傷寒,急性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中暑。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節(ji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肝性腦病(PSE):用于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tài)。

藥理作用

尚不明確

乳果糖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叢轉化成低分子量有機酸,導致腸道內pH值下降,并通過保留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上述作用刺激結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緩解便秘,同時恢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在肝性腦病(PSE)、肝昏迷和昏迷前期,上述作用促進腸道嗜酸菌(如乳酸桿菌)的生長,抑制蛋白分解菌,使氨轉變?yōu)殡x子狀態(tài);通過降低接觸pH值,發(fā)揮滲透效應,并改善細菌氨代謝,從而發(fā)揮導瀉作用。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5.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yè)、機械作業(yè)及操作精密儀器。7.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8.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9.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10.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1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1. 服用前請咨詢醫(yī)生或藥師;2.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3. 糖尿病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4. 服用后如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停藥并咨詢醫(yī)生。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yī)生

更多

相關醫(y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lián)系:

172767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