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yǎng)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處方藥 非醫(yī)保

通用名稱:利伐沙班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03299

生產(chǎn)企業(yè): 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1.用于擇期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VTE)。 2.用于治療成人深靜脈血栓形成(DVT),降低急性DVT后DVT復發(fā)和肺栓塞(PE)的風險。 3.用于具有一種或多種危險因素(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年齡≥75歲、糖尿病、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史)的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 在使用華發(fā)林治療控制良好的條件下,與華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在降低卒中及全身性栓塞風險方面的相對有效性的數(shù)據(jù)有限。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阿卡波糖片
阿卡波糖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為利伐沙班?;瘜W名稱:5-氯-氮-({(5S)-2-氧-3-[-4-(3-氧-4-嗎啉基)苯基]-1,3-唑烷-5-基}甲基)-2-噻吩-羧酰胺化學結構式:分子式:C19H18ClN3O5S分子量:435.89

本品主要成份為阿卡波糖。化學名稱:0-4,6-雙脫氧-4-[[(1S,4R,5S,6S)4,5,6-三羥基-3-(羥基甲基)-2-環(huán)已烯-1-基]氨基]-α-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C25H43NO18分子量:645.62

生產(chǎn)企業(yè)

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

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203299

國藥準字H20010716

說明
作用與功效

1.用于擇期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VTE)。 2.用于治療成人深靜脈血栓形成(DVT),降低急性DVT后DVT復發(fā)和肺栓塞(PE)的風險。 3.用于具有一種或多種危險因素(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年齡≥75歲、糖尿病、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史)的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 在使用華發(fā)林治療控制良好的條件下,與華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在降低卒中及全身性栓塞風險方面的相對有效性的數(shù)據(jù)有限。

配合飲食控制治療糖尿病。

用法用量

利伐沙班給藥方式:口服。利伐沙班10mg可與食物同服,也可以單獨服用。利伐沙班15mg或20mg片劑應與食物同服。預防擇期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成年患者的靜脈血栓形成推薦劑量為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如傷口已止血,首次用藥時間應在手術后6~10小時之間。對于接受髖關節(jié)大手術的患者,推薦治療療程為35天。對于接受膝關節(jié)大手術的患者,推薦治療療程為12天。如果發(fā)生漏服,患者應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繼續(xù)每日服藥一次。治療DVT,降低急性DVT后DVT復發(fā)和PE的風險急性DVT的初始治療推薦劑量是前三周15mg每日兩次,之后維持治療及降低DVT復發(fā)PE風險的劑量是20mg每日一次,如表1所示。表1利伐沙班片用于DVT的給藥方案在謹慎評估治療獲益與出血風險之后,應根據(jù)個體情況確定治療持續(xù)時間。應基于一過性危險因素(如:近期接受手術、創(chuàng)傷、制動)進行短期治療(3個月),并應基于永久性危險因素或者特發(fā)性DVT進行長期治療。對于該適應癥,使用利伐沙班超過12個月的經(jīng)驗尚不充足。如果在15mg每日兩次治療期間(第1-21天)發(fā)生漏服,患者應立即服用利伐沙班,以確保每日服用30mg利伐沙班。這種情況下可能需一次服用兩片15mg片劑。之后,應依照用藥建議繼續(xù)接受常規(guī)的15mg每日兩次給藥。如果在20mg每日一次治療期間(第22天和以后)發(fā)生漏服,患者應立即服用利伐沙班,之后應依照推薦劑量繼續(xù)接受每日一次給藥。不應為了彌補漏服的劑量而在一日之內(nèi)將劑量加倍。用于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推薦劑量是20mg每日一次,該劑量同時也是最大推薦劑量,對于低體重和高齡(>75歲)的患者,醫(yī)師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酌情使用15mg每日一次。在利伐沙班預防卒中和全身栓塞的獲益大于出血風險的情況下,應接受長期治療(參見[注意事項])。如果發(fā)生漏服,患者應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繼續(xù)接受每日一次給藥。不應為了彌補漏服的劑量而在一日之內(nèi)將劑量加倍。因手術及其他干預治療而停藥如果為了降低手術或其他干預過程的出血風險而必須停止抗凝治療,則必須在干預之前的至少24小時停止使用利伐沙班,以降低出血風險。在決定是否將某個干預過程延遲至利伐沙班最后一次給藥24小時后時,必須權衡出血風險的升高與干預治療的緊迫性??紤]到利伐沙班起效快,在手術或其他干預過程之后,一旦確定已充分止血,應該立即重新使用利伐沙班。如果在手術干預期間或之后無法服用口服藥物,考慮給予非口服抗凝劑。給藥選擇對于不能整片吞服的患者,可在服藥前將10mg、15mg或20mg利伐沙班片壓碎,與蘋果醬混合后立即口服。在給予壓碎的利伐沙班15mg或20mg片劑后,應當立即進食。通過鼻胃管(NG)或胃飼管給藥:當確定胃管在胃內(nèi)的位置后,也可將10mg、15mg或20mg利伐沙班片壓碎,與50mL水混合成混懸液,通過鼻胃管或胃飼管給藥。由于利伐沙班的吸收依賴于藥物釋放的部位,應避免在胃遠端給藥,因為在胃遠端給藥可能會使藥物吸收下降,從而降低藥物的暴露量。在給予壓碎的利伐沙班15mg或20mg片劑后,應當立即通過腸內(nèi)營養(yǎng)方式給予食物。壓碎的10mg、15mg或20mg利伐沙班片在水或蘋果醬中可穩(wěn)定長達4小時。體外相容性研究表明,利伐沙班沒有從混懸液中吸附至PVC或硅膠鼻胃管。從維生素K拮抗劑(VKA)轉換為利伐沙班對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風險的患者,應停用VKA,在國際標準化比值(INR)≤3.0時,開始利伐沙班治療。對治療DVT及降低急性DVT后DVT復發(fā)和PE風險的患者,應停用VKA,在國際標準化比值(INR)≤2.5時,開始利伐沙班治療。將患者接受的治療從VKA轉換為利伐沙班時,INR值會出現(xiàn)假性升高,但并不是衡量利伐沙班抗凝活性的有效指標,因此,不建議使用INR來評價利伐沙班的抗凝活性。從利伐沙班轉換為維生素K拮抗劑(VKA)利伐沙班轉換為VKA期間可能出現(xiàn)抗凝不充分的情況。轉換為任何其他抗凝劑的過程中都應確保持續(xù)充分抗凝作用。應注意利伐沙班可促進INR升高。對于從利伐沙班轉換為VKA的患者,應聯(lián)用VKA和利伐沙班,直至INR≥2.0.在轉換期的前兩天,應使用VKA的標準起始劑量,隨后根據(jù)INR檢查結果調整VKA的給藥劑量?;颊呗?lián)用利伐沙班與VKA時,檢測INR應在利伐沙班給藥24小時后,下一次利伐沙班給藥之前進行。停用利伐沙班后,至少在末次給藥24小時后,可檢測到可靠的INR值。從非口服抗凝劑轉換為利伐沙班對正在接受非口服抗凝劑的患者,非持續(xù)給藥的(例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應在下一次預定給藥時間前0-2小時開始服用利伐沙班,持續(xù)給藥的(例如靜脈給藥的普通肝素),應在停藥時開始服用利伐沙班。從利伐沙班轉換為非口服抗凝劑停用利伐沙班,并在利伐沙班下一次預定給藥時間給予首劑非口服抗凝劑。特殊人群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輕度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CrCl:50-80mL/min)的患者,無需調整利伐沙班劑量。中度(肌酐清除率30-49mL/min)或重度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15-29mL/min)患者,推薦下列劑量:-對于擇期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時,中度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30-49mL/min)者無需調整劑量。避免在CrCl<30mL/min的患者中使用利伐沙班。-用于治療DVT后DVT復發(fā)和PE的風險時:前三周,患者應接受15mg每日兩次。此后,推薦劑量為20mg,每日一次。如果評估得出患者的出血風險超過DVT復發(fā)及PE的風險,必須考慮將劑量從20mg每日一次,降為15mg每日一次。使用15mg的建議基于PK模型,尚無臨床研究。在CrCl<30mL/min的患者中應避免使用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時,推薦劑量為15mg每日一次。不建議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有凝血異常和臨床相關出血風險的肝病患者,包括達到ChildPughB級和C級的肝硬化患者,禁用利伐沙班。性別無需調整劑量。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劑量因人而異。一般推薦劑量為:起始劑量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漸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個別情況下,可增加至一次0.2g(一次4片),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如果病人在服藥4~8周后療效不明顯,可以增加劑量。如果病人堅持嚴格的糖尿病飲食仍有不適時,就不能再增加劑量,有時還需適當減少劑量,平均劑量為一次0.1g,一日3次?;蜃襻t(yī)囑。

副作用

利伐沙班禁用于下述患者:1.對利伐沙班或片劑中任何輔料過敏的患者。2.有臨床明顯活動性出血的患者。3.具有大出血顯著風險的病灶或病情,例如目前或近期患有胃腸道潰瘍,存在出血風險較高的惡性腫瘤,近期發(fā)生腦部或脊椎損傷,近期接受腦部、脊椎或眼科手術,近期發(fā)生顱內(nèi)出血,已知或疑似的食管靜脈曲張,動靜脈畸形,血管動脈瘤或重大脊椎內(nèi)或腦內(nèi)血管畸形。4.除了轉換抗凝治療,或給予維持中心靜脈或動脈導管通暢所需劑量普通肝素(UFH)的特殊情況之外,禁用任何其他抗凝劑的伴隨治療,例如UFH、低分子肝素(依諾肝素、達肝素等)、肝素衍生物(磺達肝癸鈉等)、口服抗凝劑(華法林、阿哌沙班、達比加群等)。5.伴有凝血異常和臨床相關出血風險的肝病患者,包括達到ChildPughB和C級的肝硬化患者。6.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按照CIOMSⅢ類別的頻率(安慰劑-對照研究:拜唐蘋N=8595;安慰劑N=7278;截止至2006年2月10日),基于臨床研究的藥物不良反應如下:在同一頻率分組中,不良反應事件是按照嚴重程度降低排序。其余請詳見說明書。

禁忌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1.因為缺乏有關本藥在妊娠婦女中使用的臨床研究資料,妊娠期婦女不得使用本品。2.哺乳期大鼠服用放射性標記的阿卡波糖片后,在其乳汁中發(fā)現(xiàn)了少量的放射活性物質,在人類尚無類似的發(fā)現(xiàn)。即使如此,由于尚不能排除乳汁中阿卡波糖片對嬰兒的影響,原則上建議在哺乳期婦女不使用本品。兒童用藥:鑒于尚無本品對兒童和青春期少年的療效和耐受性的足夠資料,本品不應使用于18歲以下的患者。老年用藥:對于65歲以上老年患者無須改變服藥的劑量和次數(shù)。

成分

1.用于擇期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VTE)。 2.用于治療成人深靜脈血栓形成(DVT),降低急性DVT后DVT復發(fā)和肺栓塞(PE)的風險。 3.用于具有一種或多種危險因素(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年齡≥75歲、糖尿病、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史)的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 在使用華發(fā)林治療控制良好的條件下,與華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在降低卒中及全身性栓塞風險方面的相對有效性的數(shù)據(jù)有限。

配合飲食控制治療糖尿病。

藥理作用

以下不良反應同時在本說明書的其他章節(jié)討論:?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提前停藥后卒中風險升高(參見[警示語]及[注意事項])?出血風險(參見[注意事項])?脊柱/硬膜外外血腫(參見[警示語]及注意事項])臨床試驗由于臨床試驗實施的條件不同,在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能與在另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發(fā)生率直接對比,且可能無法反映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發(fā)生率。在針對已獲批的適應癥的臨床開發(fā)期間,有16326名患者使用利伐沙班。包括7111名接受利伐沙班15mg或2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療,平均持續(xù)19個月(5558名持續(xù)12個月以及2512名持續(xù)24個月)以降低非瓣膜性房顫卒中及全身性栓塞風險的患者(ROCKETAF);4728名接受利伐沙班15mg口服,每日兩次,持續(xù)三周,之后20mg口服,每日一次(EINSTEINDVT、EINSTEINPE)或接受20mg口服,每日一次(EINSTEINExtension研究)以治方DVT、PE,并降低DVT復發(fā)和PE風險的患者;4487名接受利伐沙班1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療以預防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后DVT的患者(RECORD1-3)。出血:使用利伐沙班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出血(參見[注意事項])。用于非瓣膜性房顫成年患者,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在ROCKETAF試驗中,與永久性停藥相關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出血事件,發(fā)生率為利伐沙班組4.3%、華法林組3.1%。在兩個治療組中因非出血不良事件而停藥的發(fā)生率接近。表2顯示了在ROCKETAF研究中經(jīng)歷各種類型出血事件的患者人數(shù)。表2.在ROCKETAF臨床試驗研究中的出血事件*?對于所有子類型的大出血,單一出血事件可能在不止一行中顯示,且單個患者可能有不止一例的事件。?定義為與血紅蛋白降低≧2g/dL、輸注≧2單位濃縮紅細胞或全血、重要部位出血或與致死性結果有關的臨床上明顯的出血。出血性卒中在出血及療效事件均進行了計數(shù)。剔除出血性卒中后的大出血發(fā)生率為利伐沙班組3.3/100患者-年相比華法林組2.9/100患者-年。??大多數(shù)事件為頗內(nèi)事件,且同時包括脊柱內(nèi)、眼內(nèi)、心包、關節(jié)內(nèi)、伴有間室綜合征的肌肉內(nèi)事件,或腹膜后事件。治存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以及降低DVT及PE復發(fā)的風險EINSTEINDVT及EINSTEINPE研究在匯總的EINSTEINDVT及EINSTEINPE臨床研究中,導致永久性停藥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出血事件,利伐沙班相比依諾肝素/維生素K拮抗劑(VKA)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7%比1.5%。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平均療程為208天,接受依諾肝素/VKA治療的患者平均療程為204天。表3顯示了EINSTEINDVT及EINSTEINPE研究的匯總分析中經(jīng)歷大出血事件的患者人數(shù)。表3.EINSTEINDVT及EINSTEINPE臨床試驗研究匯總分析中的大出血事件*在隨機分配后并直至最后一次研究藥物給藥的2天發(fā)生的出血事件。盡管一名患者可能發(fā)生2例或更多的事件,該患者在同一類別中僅計算—次。EINSTEINDVT及EINSTEINPE研究中的治療計劃:利伐沙班15mg,每日兩次,持續(xù)三周,之后20mg口服,每日一次;依諾肝素/VKA[依諾肝素:lmg/kg每日兩次,VKA:個體化調整劑量以實現(xiàn)目標INR2.5(范圍:2.0-3.0)]。在任何匯總的治療組中至少>2名受試者發(fā)生治療中出現(xiàn)的大出血事件。*造成Hb降低≧2g/dL及/或輸注≧2單位的全血或濃縮紅細胞的大出血,致死性或重要器官內(nèi)的大出血除外。EINSTEINExtension研究在EINSTEINExtension臨床研究中,導致永久性停藥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出血事件,在利伐沙班組中的發(fā)生率為1.8%,相比之下安慰劑治療組發(fā)生率為0.2%。利伐沙班組及安慰劑治療組的平均療程均為190天。表4顯示了EINSTEINExtension研究中經(jīng)歷大出血事件的患者人數(shù)。表4.EINSTEINExtension臨床試驗研究中的出血事件*在隨機分配后并直至最后一次研究藥物給藥的2天發(fā)生的出血事件。盡管一名患者可能發(fā)生2例或更多的事件,該患者在同一類別中僅計算—次。治療計劃:利伐沙班20mg,每日一次,匹配安慰劑,每日一次。未發(fā)生致死性或重要器官內(nèi)出血事件。在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后預防腎靜脈血栓形成在RECORD臨床試驗中,導致永久性停藥的不良反應的總體發(fā)生率在利伐沙班組中為3.7%。表5中列出在RECORD臨床試驗的患者中觀察到的大出血事件發(fā)生率及任何出血事件。表5.在髖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患者中的出血事件*(RECORD1-3)在第一劑雙盲研究用藥(可能在活性藥物給藥之前)之后的任何時間直至最后一劑雙盲研究用藥的兩天內(nèi)發(fā)生的出血事件?;颊呖赡苡胁恢挂焕录?。包括RECORD2的安慰劑對照階段,依諾肝素的劑量為40mg每日一次(RECORD1-3)包括大出血事件在利伐沙班治療后,大多數(shù)大出血(≧60%)發(fā)生于手術后的第一周內(nèi)。其他不良反應在EINSTEINExtension研究中,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拫告的≧1%非出血性不良反應參見表6。表6.在EINSTEINExtension臨床試驗研究中,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中報告的≧1%的其他不良反應*在首次給藥之后并直至最后一次給藥的2天內(nèi)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利伐沙班相比安慰劑的相對危險>1.5)。發(fā)生率基于患者人數(shù),而非事件數(shù)量。盡管一名患者可能發(fā)生2例或更多的臨床不良反應,該患者在同一類別中僅計算一次。同一名患者可能出現(xiàn)在不同類別中。表7列出了在RECORD1-3研究中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報告的≧1%的非出血性不良反應。表7.在RECORD1-3臨床試驗研究中接受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報告的≧1%的其他不良反應*在第—劑雙盲給藥(可能在活性藥物給藥之前)之后的任何時間直至最后一劑雙盲研究用藥的兩天內(nèi)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包括RECORD2的安慰劑對照階段,依諾肝素的劑量為40mg每日一次(RECORD1-3)其他臨床試驗:在一項對接受利伐沙班10mg片劑的內(nèi)科急癥患者進行的研究中,觀察到肺出血及伴有支氣管擴張的肺出血病例。上市后不良反應如下不良反應是在利伐沙班被批準后發(fā)現(xiàn)的。由于這些反應來自自發(fā)拫告(群體人數(shù)不確定),往往不能準確評估它們的頻率以及與藥物暴露的因果關系。血液及淋巴系統(tǒng)疾?。毫<毎狈ΠY、血小板減少胄腸道疾?。焊鼓ず蟪鲅文懠膊。狐S疸、膽汁淤積、肝炎(含肝細胞損傷)免疫系統(tǒng)疾?。撼舴磻⑦^敏反應、過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腫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耗X出血、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輕偏癱皮膚及皮下組織:Stevens-Johnson綜合征

注意事項

詳見說明書,請仔細閱讀并遵醫(yī)囑。

1.病人應遵醫(yī)囑調整劑量。 2.個別病人,尤其是在使用大劑量時會發(fā)生無癥狀的肝酶升高。因此,應考慮在用藥的頭6~12個月監(jiān)測肝酶的變化。停藥后肝酶值會恢復正常。 3.本品可使蔗糖分解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更加緩慢,因此如果發(fā)生急性的低血糖,不宜使用蔗糖,而應該使用葡萄糖糾正低血糖反應。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yī)生

更多

相關醫(y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lián)系: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