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幼蟲移行癥(larva migrans)的術(shù)語首先在1952年由Beaver等提出,當時主要指弓首線蟲病(toxocariasis),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現(xiàn)其他一些蠕蟲如顎口線蟲,四川并殖吸蟲等也以幼蟲為主要形式寄生于人體,并引起疾病。幼蟲移行癥可分為皮膚幼蟲移行癥和內(nèi)臟幼蟲移行癥兩種,有時兩者也可同時存在。皮膚幼蟲移行癥是幼蟲蟲體侵人人體的皮膚并長期在皮膚組織中移行,引起皮膚損害及游走性病變。
- 是否屬于醫(yī)保
- 否
- 別 名
- 發(fā)病部位
- 皮膚 全身
- 傳染性
- 有傳染性
- 多發(fā)人群
- 所有人群
- 并發(fā)疾病
- 就診科室
- 皮膚科 傳染科 急診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yī)院約(3000 —— 8000元)
- 治愈率
- 40%
- 治療周期
- 3個月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 相關(guān)檢查
- 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痰液寄生蟲和蟲卵,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
- 常用藥品
- 鹽酸左旋咪唑搽劑,阿苯達唑顆粒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3個月